回想這個案子真的讓我印象深刻
記得是三年前夏天的某一天屋主的一通電話
[他說他們家是獨棟"老"屋]
[但屋況真的很糟很可怕]
[找了很多家設計公司沒有人要接]
我心想 : 是會多可怕??
可以做到兩層樓以上的案子又可以玩立面 多棒的挑戰啊!
但我看了現場之後...
(現況照片)
嗯.. 轉身跟同事說
你跟著我一起上去看好了!(鎮定) XD
但其實我看了原有建物的結構感覺都還算ok
只是因為太久沒人住
加上漏水嚴重 所以屋內已經滿滿的壁癌跟斑駁
尤其室內沒有燈光以至於昏暗所以有些恐怖XD
因為後來跟屋主溝通過程很愉快
所以我就決定接下這案子 也想要挑戰看看
(最右側白色建物)原有建築物外觀的磁磚也已經老舊加上也有脫落的危險
所以我們打算直接剃除原有磁磚見底
重新上完防水層之後就使用清水模塗料當成立面質感
概念上 我們讓原有建築物外面加上隔柵
主要是因為對外並沒有什麼風景
其實只要保有透光性就好
另外就是希望有點呼應其他建物的鐵窗意象
用3D軟體 study一下的立面格柵比例
讓隔柵延伸到三樓變成遮雨篷的造型
這樣的線條意象我們也會延續到室內的設計
重新整合的立面表情
從大門延伸的折板也讓本來跟臨棟模糊的建築介面重新界定
這視角很台灣的傳統街道的鐵窗意象
看似沒什麼秩序感
但是我覺得卻很巧妙地融入在城市中
(乍看真的看不出來設計在哪XD)
拍照當天剛好下雨
陰陰的天氣看這建築物
突然也有一種日本小住宅的感覺
我們規劃一樓為停車位及客廳廚房
二三樓為房間
從下往上視角 與周遭鐵窗文化的融合
原始平面
我們主要做了兩個動作
1.因為長條形房子中間都會太暗所以我們在屋頂挖了一個天井
2.原有動線很難配置所以將紅色樓梯部分位移到中間
設計平面配置上
一樓為停車空間以及公共使用(客廳及廚房)
二樓為孝親房及妹妹房間
三樓為兒子房間兼書房工作室
因為樓梯位移
所以請結構技師評估樓板狀況後就重新打開部分樓板
因為天井的關係讓本來昏暗可怕的空間瞬間明亮起來
(很喜歡這個光線下來的瞬間)
因為屋齡過高 所以我們還是必須計算其結構安全
後來決定加入幾支鋼樑補強
放上去就安心多了
一樓客廳
這一場因為預算考量所以我們把大部分預算都放在基礎工程上
木作跟裝飾性的東西簡化到最少狀態
雖然因為預算讓我們設計的發揮點很少
少即是多
當裡面的豐富性的東西變少之後
剩下的就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了
就像這個案子的重點就是我們把老廢墟改造
要讓生活品質變好 讓光線進到空間
所以電視牆上方的樓板打開
從一樓延伸到三樓的格柵將陽光帶了下來
簡單 卻 很明白的設計意念
不一定要很多預算才能做到的...
我們把電視牆跟樓梯結合
呼應建築立面的格柵形式
他既是扶手也是造型延伸
屋主喜歡實木踏階的觸感
所以一樓主要使用時木樓梯為主
一樓延伸到屋頂的格柵扶手
原有樓梯與設計後樓梯對比
(其實我覺得原有老鐵窗很有味道但放在住宅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愛XD)
二至三樓樓梯使用鐵件薄板崁入牆內
營造輕巧感+簡潔
原有陰暗的樓梯
變成鐵件輕巧的樓梯
天井的打開
樓梯利用鐵板作折面
刻意彎弧的轉角 走路也會也比較安全
靠樓梯那側的牆面
我們也是延續立面清水模的質感到室內
天井灑下的自然光以及設計光源的點綴
讓樓梯也增加了許多層次感
這張是我室內最喜歡的角度
因為這個鐵件隔柵串連了三層樓的空間
也看見自然光與室內的對話
上下樓梯的對比關係
二至三樓的鐵板樓梯
必須事前將鐵件預埋在牆內
二樓儲藏室空間
三樓往一樓視角
電視牆格柵
挑空的空間除了讓自然光進到室內外
也增加空間中人與人的互動
三樓弟弟房間
霧面玻璃隔間也讓天井採光進到房間內
建築立面的格柵 從室內看出去
讓外面雜亂的風景就成一種若隱若現
上方天井採光罩原本希望是清玻璃因為可以看到天空的雲
但是後來種種考量 (主要是隱密性問題)
旁邊房子比較高
才打消這個念頭
不過建議天井上可以再加上鐵絲網在上面
可以避免因為上方東西掉落的衝擊力
板橋三層樓老屋改造END
[後記]
這案子設計討論大約就花了兩年(主要是中間客戶資金調度問題)
施工時間大約10個月...
這案子老實說其實預算不高
但我們把重點放在基礎工程以及建築物外觀部分
雖然看似發揮設計的空間很少
但也讓我更仔細思考了究竟設計師在空間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是滿足業主需求營造一個舒服空間就足夠了嗎?
還是應該更進一步探討設計產業對於社會群體間的互動與責任?
很廣義 也感覺很遙遠 卻是一個可以努力的目標吧
最後 我想說 謝謝屋主讓我們第一次面對這樣建築立面以及複層的種種挑戰
也很高興的 我們很順利地完工了
記得拍照當天 附近鄰居看到我們在拍照問我們這一間是不是我們設計的
他說如果台灣的建築外觀都能這樣整個城市就更美了 ^^
謝謝信任我們的業主們: )
ps. 題外話 : 發文的今天 剛好2018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公布的得獎名單
很幸運的我們得到了兩個獎
一個是上一篇的台中案 另外一個是尚未發表的永和案子
之後我會再詳細介紹
我想說的還是一樣 : 得獎只是開始不是結束
那代表我必須再比之前更努力才行了 : )
我會加油的 !!
下一篇 : 2018TID得獎作品-灰色20度C(永和劉宅)
-------------------------------
蟲點子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X 建築/室內設計
台北市文山區汀州路四段130號一樓 (附近好停車)
設計師 : 鄭明輝armin (毛毛蟲)
聯絡信箱: hair2bug@gmail.com
公司電話: (02) 8935-2755
手機號碼: 0922956857
-------------------------------
--------------分隔線--------------
ps.大家可以加入蟲點子粉絲團一起聊聊吧
(蟲點子粉絲團上方點圖加入喔)
歡迎大家加入來找我聊聊天談談插畫或室內設計
或是有繪圖相關問題都能找我聊聊喔 : )
<--毛毛蟲文創官方網站